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在各行各業中快速落地,一場新的技術變革浪潮正翻涌襲來。但是,在龐大的市場需求面前,我國數據學科體系還不夠完善,人才也面臨巨大缺口。
12月5日,由全國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和深圳市維度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度數據科技”)共同主辦的“發揮數據科學的價值,助推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高峰論壇——院長論壇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的院長,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圳市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協會的專家學者齊聚深圳,深入研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
大數據發展,離不開數據人才的支撐
在數據產業高速發展,并深入滲透到各行各業的新時代背景下,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都認識到數據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技術發展催生下的新興學科和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師資團隊建設、教材研發、課程產品研發和教育實訓平臺建設成為數據科學和大數據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數據人才的培養也成為了數據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國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趙彥云教授在論壇開場時說到。
深圳市維度統計與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黃海陽站在數據行業企業的立場表示:作為企業同樣認識到數據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并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積極推動教學科研、學生實踐與地方實際工作結合,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搭建實踐教學的平臺,為實踐教學提供有力支撐,構建理論研究與應用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培養體系,從而推動數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深圳市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協會創始會長趙春雷從行業協會的角度指出,當前各地對大數據定義的認識并不統一、單以垂直細分領域的深耕細作難以形成獨角獸企業,加上傳統產業的短期效益難以與大數據結合,大數據發展面臨的多項問題都亟待解決。
武漢大學劉祿勤教授也指出,當前大數據基礎理論較為欠缺,在數字經濟的大時代背景下亟需大力發展。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副處長周寬山認為當前大數據應用應與人才培養相結合,他以深圳市博士后培養為切入點,提出人才鏈、產業鏈以及創新鏈相互融合發展的巨大潛力。
數據人才培育,高校要起帶頭作用
培養和匯聚具有創新能力與合作精神的大數據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國內高校的大數據教育處于起步階段,在彌補大數據人才缺口之前,還需跨過教育體系不足、學科建設不完善等門檻。
對此,廈門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譚忠教授認為大數據是多種應用場景下的統計應用,提出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統計學再造,以生動形象的“電影排名和推薦”案例,強調了大數據基礎技術被充分挖掘的重要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院長張虎教授重申了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重要戰略意義,他表示當前對于數據學科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高校,首先要夯實學術發展基礎,并以數據理論作為基礎,充分發揮高校重要作用。劉祿勤也肯定了高校在產學研中的重要地位。
東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院長楊仲山教授就統計專業碩士學科設置展開討論,提出培養學生的相關課程要與市場需求相適應。
產學研融合是大數據教育必經之路
對于數據相關專業,無論是培養科研后備力量,還是為數據產業輸送人才,在拓展大數據相關理論知識時,還應注重大數據應用的實踐性教學。
華東師范大學周勇教授提出大數據最基礎的是統計學,在統計學學科建設方面,建議以業界為數據平臺,結合學界、政府部門等溝通、交流渠道,加深大數據信息、技術交流,探索金融、統計、會計等交叉學科建設。張虎也指出,數據人才的培養還需加快教育體制改革,將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用好交叉特性,要對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關注點,逐步推動“四新”建設,實現產學研共贏。
最后,深圳市維度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紀培端總結道:本次院長論壇的開展在推動大數據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方面的重要意義。維度數據科技也將探索更加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際操作能力強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使專業、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